【名琴傳奇】揭秘David Gilmour的黑色Strat
David Gilmour的黑色Strat,就像他本人一樣充滿了傳奇色彩。這把吉他參與了許多全球熱銷唱片的錄制,像Pink Floyd的《Money》、《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和《Comfortably Numb》等。40年后的今天,全球許多David Gilmour的粉絲們都在為獲得最接近David的音色而不斷改造著自己的吉他,而Fender也(在2008年開始)推出了David Gilmour的簽名款型號。
1970年五月Pink Floyd在北美巡演期間,David在紐約的Manny’s吉他商店購買了這把黑色Strat。一切就像命中注定一樣, 其實David在數(shù)周前就在這家店購買了他的第一把黑色Strat,但是在巡演途中與樂隊的其他設(shè)備一起被盜,不得不取消了剩下的巡演。而在樂隊回家的途中,David再次來到了這家Manny’s吉他店,Black Strat的傳奇故事就此展開。這支黑色Strat在1970年6月份的Bath 音樂節(jié)上首次出現(xiàn)了在公眾的視野。
2006年8月在意大利威尼斯的演出(圖片已得到Matteo Bossetti授權(quán)使用)
數(shù)年間,這把吉他經(jīng)歷著琴頸、拾音器還有其他配置的個性化改裝。直到1980年中期,David將他的吉他全部換成了當(dāng)時Fender新產(chǎn)的1957復(fù)刻型號。而這把黑色Strat則被安置在Hard Rock Cafe這間咖啡廳展出直到1997年。2005年P(guān)ink Floyd復(fù)出,這把黑色Strat也榮耀回歸倫敦海德公園 Live 8演唱會的舞臺。從那時候起到現(xiàn)在,它都是David最主要的吉他。
這把黑色Strat的原始配置
1、Fender 1968-69年間生產(chǎn)的榿木琴身,用了黑色涂裝覆蓋原本的日落色漆面
2、Fender 60年代后期楓木琴頸,大琴頭,21品
3、Fender 60年代后期的單線圈拾音器
4、Fender F型弦鈕
5、3層白色護板
6、3檔拾音器切換
7、Fender同步顫音琴橋,標(biāo)準(zhǔn)尺寸搖臂
現(xiàn)在的配置
1、Fender 1968-69年間生產(chǎn)的榿木琴身,用了黑色涂裝覆蓋原本的日落色漆面
2、Fender 1983年生產(chǎn)的 57’復(fù)刻C型楓木琴頸,7.25” 半徑指板,21品復(fù)古品絲
3、Fender/Gotoh 復(fù)古弦鈕
4、單層 120”斜邊黑色亞克力11孔護板
5、1971年產(chǎn)的Fender琴頸和中間拾音器(1973年6月從一支71年的Strat上連同護板一起換到現(xiàn)在的這支黑色Strat上),在1979年后期安裝上了Seymour Duncan定制的SSL-1C琴橋拾音器
6、Fender 同步顫音琴橋(1997重新安裝了原本的琴橋)
7、5檔拾音器切換(在1985年更換,代替了原來的3檔切換)
8、在護板上安裝了特制的小型撥動切換器,可以讓琴頸和琴橋拾音器一起工作
9、使用了更小尺寸的搖臂(4.25”)
1970年5月
在Pink Floyd北美巡演過程中由于設(shè)備被盜,他們不得不暫停巡演。在返回途中,David在紐約的Manny’s吉他店買下了這把Strat電吉他。
1970年6月
David Gilmour使用這支黑色的Strat在超過20萬名觀眾的英國Bath音樂節(jié)現(xiàn)場演出。
1971年10月
這支黑色的Strat在Pink Folyd的經(jīng)典現(xiàn)場Pompeii Live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個時候,銀色的Telecaster旋鈕代替了原本的音量旋鈕,這個旋鈕還添加了橡皮邊緣,因此擁有更好的操作手感。在Pompeii Live之后這個旋鈕又被拆掉,在1971年12月的Live實況的剪輯中就出現(xiàn)了這個旋鈕更換前后的鏡頭的Bug。
左圖是在Pompeii Live中使用的黑色Strat,而右圖則是在1971年12月法國巴黎Live紀(jì)錄片上的Bug鏡頭。
1972年春季早期
David在Strat琴體上鉆了一個孔,安裝了XLR輸入,用以抵消從Fuzz Face單塊兒產(chǎn)生的噪音。不久后他就移除了這個輸入口而重新用木材填充好并重新涂上了黑色的油漆。這段時間,原本的F弦鈕被替換成Kluson弦鈕以獲得更好的性能。
1972年的頭幾個月,銀色的音量旋鈕又被裝了上去,而且在琴體上裝了一個微型拾音器換擋器(跟最終的換擋器很相似),但是不久后他們都被拆掉。
1972年6月
原本的楓木琴頸被拆了下來,換上了從一把日落色Strat(琴身為1959年)上拆下來的1963年玫瑰木琴頸(這把琴David從1970年中期開始使用)。黑色Strat原本的楓木琴頸則被安裝到日落色Strat身上。換上了玫瑰木琴頸的黑色Strat參與了《Dark Side of the Moon》、《WYWH》、《Animals》和1978年David的Solo專輯的全部巡演和專輯錄制。
這年的夏末,迷你檔位器又被重新裝上。
左圖:Black Strat擁有早期的迷你檔位器(1972年巡演期間);
右圖:法國巴黎 Roland Petit的表演前試音(1973年1月),Black Strat擁有雙線圈的拾音器(這個拾音器僅僅存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后來被很快替換掉)這個時候吉他裝著一只1963年的玫瑰木指板琴頸。
1973年1月
黑色Strat琴橋和中間拾音器之間的位置上被安裝上了Gibson PAF雙線圈拾音器,琴體被也開槽,使得拾音器變成了S-S-H-S的配置。現(xiàn)在迷你檔位器被用來控制這個雙線圈Gibson PAF拾音器的開關(guān)。
1973年6月
David把他的1971 Bullet Truss Rod Strat琴橋轉(zhuǎn)移到了Black Strat身上,使它擁有了獨特的造型和音色。它的琴頸和中間拾音器則是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
1974年夏季中期
白色護板被替換成了單層120”斜邊黑色亞克力的11孔護板,至今一直沒有再次改動。
1976年春季早期
David安裝上了黑色護蓋的DiMarzio FS-1琴橋拾音器,在《Animals》(專輯和巡演)、David 1978年的Solo專輯與宣傳現(xiàn)場,《The Wall》(僅專輯)中,你都可以聽到它的聲音。
左圖:1974年6月攝于巴黎,這個時候是白色護板最后一次參與演出。
中間:《Animals》期間1977年換上的黑色護板和DiMarzio FS1琴橋拾音器。
右圖:1980-81期間使用Duncan SSL1C琴橋拾音器和新的Charvel定制楓木琴頸。
1978年夏末(后Solo專輯)
Fender 1963玫瑰木琴頸被換成了Charvel/Jackson楓木定制琴頸,琴頭上寫著的是Fender的LOGO(玫瑰木琴頸被重新安裝回到落日色Strat身上)。同時David還為這支Strat安裝了新的迷你檔位器,這個改動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1979年秋末(Wall錄音的后半階段)
一個定制的Seymour Duncan SSL1C琴橋拾音器替換掉了DiMarzio PS-1,在1980年The Wall巡演中首次現(xiàn)身,直到現(xiàn)在。這只SSL1C是現(xiàn)在我們所能買到的SSL5的原型。
1982年春季
在《Final Cut》的錄音開始之前,Black Strat被換上了一支全新定制的Charvel楓木琴頸(22品,F(xiàn)ender LOGO和Kluson弦鈕)。這條琴頸同樣被用到《About Face》(專輯和巡演)中。
1983年夏季中期
原本的Fender顫音系統(tǒng)被換成了Kahler顫音琴橋和鎖定弦鈕,因為安裝這個系統(tǒng)需要用到更大的空間,所以琴體被挖了一部分出來。新的顫音系統(tǒng)首次用在《About Face》的錄制當(dāng)中(1983年秋天)以及接下來的1984年巡演。
1984年About Face巡演的Black Strat近照。可以看到Kahler顫音系統(tǒng)和比較短的搖臂。
1984年春季早期
David為Strat裝上了長4.25”的定制顫音搖臂。
1985年
原本的3檔切換器開關(guān)被換成了5檔的。
1986年8月—1997年5月
黑色Strat被捐贈到德克薩斯州達拉斯Hard Rock Cafe展示了超過10年的時間。1997年5月這把吉他被送回到David手上,它這時候的狀態(tài)已經(jīng)是非常的差而且有很多劃痕,還有一些金屬部件也不見了。
吉他技師Charlie Chandler重新為它安裝上了Fender顫音琴橋并且把原本琴橋的開槽填滿,并用一支新的57復(fù)刻楓木琴頸替代了原來的Charvel琴頸。
2003年春季早期
繼1984年David帶著黑色Strat出現(xiàn)在大熒幕上之后,BBC 的紀(jì)錄片《Classic Albums – Dark Side of the Moon》再次出現(xiàn)了他們的身影。這時候的黑色Strat重新裝回了一支復(fù)刻的1957年楓木琴頸(琴頭上印有“original body contour”的字樣)。
2003年10月—2004年1月
Black Strat在巴黎Interstellar Exhibition展示(此次的展示還包括了 Pink Floyd的眾多設(shè)備)。此時這把琴裝著的是另一支復(fù)刻的1957年楓木琴頸,因為琴頭上沒有2003年的《Dark Side》紀(jì)錄片里看到的 “original body contour”字樣。
2005年7月
2005年7月2日, Live 8演唱會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把黑色Strat回到了Pink Floyd,依然是那支琴頭沒有“original body contour”字樣的1957年復(fù)刻琴頸。值得一說的是,按照David在排練時候的計劃,在演唱會時他使用的將會是那把帶有EMG拾音器的紅色Strat,不過Phil Taylor堅持讓他重新用回這把Black Strat。這把吉他就這樣綻放了它的第二次生命,其后被寫進了Phil的書并且成為了Fender之后推出的簽名款的原型。
2005年夏末到現(xiàn)在
Live 8演唱會后,這把Black Strat又被重新?lián)Q上了一支新的琴頸——這回是一支C型的楓木琴頸,來自于David的一把復(fù)刻版57年奶油色Strat(曾經(jīng)用于1984年《About Face》巡演期間和1987年《Momentary》 巡演早期)。再次改裝后的這把黑色Strat參與了《On an Island》的錄音和2006年的巡演,直到現(xiàn)在也還是用著這支琴頸。
2005 On an Island錄音近照
改裝一覽
長期以來,為了提升聲音質(zhì)量,這把吉他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改裝,也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噪音,吉他的接地被重新制作提供了更好的屏蔽效果,以及護板背面也被覆蓋上了銅箔。
——為了讓電路更簡潔,音量和音色鈕被直接與輸出口連接。
——為了保持吉他的音準(zhǔn),琴橋外面的兩枚螺絲被鎖死并且壓到最低,僅僅有中間的4只螺絲可以抬起。至于顫音系統(tǒng),David通常都是使用3根彈簧。
這支黑色Strat被用于以下作品的錄制
Atom Heart Mother (1970), Meddle (1971), Pink Floyd Live at Pompeii (1971), Obscured by Clouds (1972), Dark Side of the Moon (1973),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Animals (1977), David Gilmour (1978), The Wall (1979), The Final Cut (1982), About Face (1984), David Gilmour Live at Hammersmith Odeon (1984), Live 8 (2005), On an Island (2006), Remember that Night (2006/07), Live in Gdansk (2006/08), Bryan Ferry, Olympia (2010), The Orb (2010).
來源:www.gilmourish.com
編譯:發(fā)時達樂器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資訊,歡迎關(guān)注發(fā)時達樂器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