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音箱購買技巧
有一點要記住,彈奏電吉他必須要插入一個重要的設備,否則發不出任何聲音。 這個重要的設備就是音箱。
選擇音箱有點棘手,因為這種大小不一的黑色盒子,有電子管的,有晶體管的,有組合的,有單體的,而且價格有高、有低,風格有現代、有復古;款式有裝在盒子里的簡單擴音器,有的則是數字時代的奇特產品,說明書則簡單和電話簿一樣。簡言之,你面臨的是一片電子產品的汪洋大海。 如果你是吉他新手,或者你已有時日未關注這個市場,五花八門的選擇的確有點令人頭痛,不過可以注意一些基本事項。
以下是購買音箱的五條基本技巧,排序不分先后:
1. 事先調查。去網上、雜志以及跟朋友請教各種型號。 由于這里我們關注的是你吉他的聲音,所以,帶上你的吉他去商店,連上想買的那款音箱。 除非在網上購買,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留心賣家(充分做好調查)。
2. 單獨試音環境。如果能在獨立的房間試音會很有幫助。 很多零售商為此設立了專門的房間,這樣你就可以嘗試想要的音箱,以確定其音色在不同音量下都能滿足你的需要。
3. 原始音。 如果音箱帶有效果器,這當然不錯,但一定要把效果器關掉聽聽吉他的基本音色,因為有的音箱效果器雖然很好,但原聲卻很單調。
4. 電子管音箱和晶體管音箱。每種各有千秋。 電子管,看上去是很過時的技術,但它的確為很多你喜歡的吉他手的唱片都做了貢獻。 有很多價格實惠的電子管音箱,但你會發現它們通常比同等級晶體管音箱或數字音箱價格要貴。 各種細節自不必說,但務必要多嘗試幾款,看看哪種最適合自己。 沒有什么標準可言,純屬個人喜好。
5. 大小合適。小型組合音箱不適合大型音樂會,而分體式音箱作為家用則有點大。 尺寸很重要,買的音箱太大或太小都是常犯的錯誤。 可以考慮買一個比你需求稍大一點、功率稍高一點的音箱,畢竟大一點總比小一點要好,當然必須要能放進你車里。 個人練習和錄音的話,功率選用 5 -15 瓦為宜,20-60 瓦適合樂隊排練和俱樂部演出,100 瓦及以上則適合大型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