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必讀 | 塑造你的專屬音色,關于效果器的連接順序
吉他手們都會或多或少的使用效果器。
如果你只用一兩塊效果器,那就基本無需考慮太多。然而,對于那些使用大量效果器的吉他手來說,就有必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論。
在音色的世界里永遠沒有絕對的規則,你可以把它們連接在任何你所需要的位置,用你的耳朵去做出判斷。但事實上,在傳統的設備觀念中,關于效果器的連接順序始終存在著許多原則和經驗:以由吉他到音箱的方向來說,增益類效果器優先,然后是時間類/調制類效果,再其次是混響效果,其他的效果隨后,而均衡類幾乎可以放置在任何你想要的位置。
如果你想使連接順序更為科學,那么可以參考以下分類,我們將按照最典型的連接順序依次介紹:
增益類效果器
這類效果器會增加你的增益度,包括激勵/前級類(Boost/Preamp)、壓縮類(Compressor)、失真類(Distortion)、哇音(Wah)以及均衡(EQ)。其中均衡比較特殊,我們會在最后單獨介紹它。
失真設備可以為你的吉他信號提供大量的諧波,你的聲音會變得更加激烈;
哇音踏板實際上是一個主動均衡電路,同時改變多個頻段來實現其效果,作為一種能夠實現可控效果變化的設備,多數人會將它連接在失真類效果器之前,但也有吉他手將它連接在失真之后,正如我們所說的,沒有絕對的規則。
時間類/調制類效果器
這類效果會將你的原始信號與被復制,或被處理的效果結合在一起。它們包括幾種極具色彩感和空間感的類型,如合唱(Chorus)、鑲邊(Flanger)、移調(Pitch Shifter)、延遲(Delay)。
與失真不同的是,基于時間的效果器通常建議放置于信號鏈的“效果器回路”當中(音箱前級與后級之間),尤其在你使用音箱過載或失真時,它們聽起來才會更自然。
混響類
同分散的延遲效果不同,混響是一種更自然的環境音效,但通常它被放在時間類/調制類效果器之后。盡管當今很少人這么做,但事實上如果把混響放在靠前的位置,則可以實現一些特殊效果(比如1980年代盛行的“gated reverb”)。
其他效果
并不是所有效果器都可以歸入以上類別,但它們仍然擁有理想的位置建議。
移相(Phase)類似于鑲邊,但它理想的位置是同時間類效果器放在一起,在增益與失真類之后,在混響之前。當然,也有許多傳統風格的吉他手更喜歡將它連接在增益類效果器之前。
八度(Octave)實際上也是一種移調效果器,它同樣可以連接在時間類效果器旁邊。
降噪(Noise gate)通常被放置在效果器的末端,但最好在混響之前,除非你希望混響的尾音也被消除掉。
均衡是一個特例,實際上它是一種增益類效果器,通過設置可以提升特定頻段的信號。均衡效果器不會改變整體信號的聲音,它主要被用于糾正信號中某些頻段的不足,因此在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其連接在任何位置。
請記住,以上建議僅供參考,而絕非規則。發揮你的創造力,你不僅要考慮選擇什么效果,更可以通過調整效果器的連接順序來找到自己專屬的聲音!